何晓昀和农旭安是广理校园里创新创业类比赛的一对王牌搭档,他们是一起工作的同事,是合作6年的好友。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相互扶持,共同进步,闯出一片天地来。他们指导的学生团队仅在“挑战杯”系列竞赛中便共计获得24个省级以上奖项,其中,2017年和2021年分别为我校获得“挑战杯”省级特等奖,2020年获我校唯一一项“挑战杯·创青春”省级金奖。他们还指导学生团队参加“互联网+”及其他创新创业类大赛,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
六年前的同事,今天亲密无间的知己
2016年,何晓昀老师与农旭安老师第一次合作,在学校团委的支持下,两位老师开始组建“挑战杯”竞赛团队。项目准备的过程中,两位老师渐渐相识相知,不断发现彼此之间有着许多的互补与共性。
出于性格考虑,日常的学生管理主要由农老师负责,何老师坦言:“自己的性格较为粗旷,在管理学生团队上不如农老师来得细致。”
团队指导上,何老师主要负责软件技术和项目落实,农老师则负责硬件技术以及思想的指导,两位老师相互配合,让团队更完整。
更重要的是,两位老师有着相同的指导理念。带领学生团队,需要付出许多精力,但他们乐此不疲。“我们把他们带好,我们也会收获到成就感与满足感。”
正是这样的互补与共性让两位老师在指导路上一同坚持走下去,从同事成为亲密无间的知己。
陪伴学生团队一起走过他们的大学时光
挑选项目不仅是对项目作分析,更考量着项目团队的韧性。项目的负责人是团队的灵魂,负责着项目的管理和任务的跟进。农老师直言:“挑项目就是挑人,项目能否存活下去,能不能做好,项目负责人承担着主要责任。”
一个好的项目从筛选到参加比赛,通常需要一到两年的孵化时间,这期间考验着团队人员的坚持。多年来,两位老师也会遇见很多中途退出的学生与团队,“所以能坚持下去并取得成绩更难能可贵。”
何老师说:“做项目是辛苦的。”去年暑假期间,两位老师带领学生团队留在学校,每天从早上9点加班加点到凌晨完善项目方案,这其中的艰辛只有他们之间明了。
两位老师偶与已经毕业的团队成员交流时,谈起那段印象深刻的比赛经历都认为,虽然艰辛的备赛过程占据了他们大学时光的大半,但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有意义,感到开心。
“如果需要,我们会尽所能为学生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实验环境”
好的创意和想法,需要付出行动才有成果。项目的孵化需要经历前期准备、项目落实和后期打磨等一系列庞杂的工作,这无疑考验着指导老师的参赛经验、能力以及资源。
“如果需要,我们会尽所能为学生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实验环境。”两位老师会为参赛团队提供思路指导、技术支持以及开展一系列训练,包括前期项目分析、产品的构图、产品的实现、多达十几次的路演训练等。同时为参赛选手提供专业的场地,以取得最佳的项目效果。
自第一次成功合作以来,两位老师就意识到创新创业类比赛是综合性、系统化的,为此,他们总结了“多学科交叉”“导师制”等指导方式,并将多年的积累形成地方本科院校复合型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培养模式应用到学生创新团队培育上,该模式培养的理论和应用成果也获得了学校“教学成果奖”。
因机缘,他们相识,因契合,他们相知。何晓昀老师和农旭安老师一起走过的这6年,岁月不曾辜负他们二人。指导的路上他们用爱发电,为每个同学发掘出他们的闪光点,同时也给两位老师带来了满足感。在即将到来的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中,两位老师指导的两个项目将对金奖发出冲击,祝愿他们取得佳绩。(文字 新闻中心 刘学宝/陈薇蓉/冼芯宇/杨丽莎;图片 受访者提供)
何晓昀老师和农旭安老师带领学生团队参加比赛
广理教师代表合影